《品嚐咖啡4W》
不論是在家裡或咖啡廳,想要細細品嚐一杯咖啡時,也許是閉上雙眼 同時感受咖啡傳達了什麼訊息-
它是什麼顏色?會過於沈重嗎? 它正在溫柔的訴說嗎?
雖然每個人的感官不同,卻能透過專注的小技巧訓練,賦予感官一些想像,因為我們所謂的「記憶」其實都是指事件當下所感受到的的情緒。
What—喝到了些什麼?在感受風味之前,可以先具體感受咖啡的酸、甜、苦、澀是否出現在口腔之中,強度也可分為高、中高、中、中低、低
When—感受到了咖啡裡基本味道後,從入口到下嚥後的尾韻去體會咖啡酸甜苦澀出現的先後順序,在口腔裡殘留的時間是否延續綿長
Where—舌面上感受的味道出現在哪個位置。 譬如舌尖的受器通常對酸的感受較為敏銳;舌面兩側則對應鮮及甜感;苦在舌根;澀則在整個口腔都容易殘留負面的觸感
How—最後可以更為進階的體會所接收到的酸甜苦澀質地:酸是尖銳的還是圓潤?甜感是像果汁般清爽還是在舌面上帶有重量感或包覆。
苦呢?是輕微苦甜巧克力平衡而舒服的感受,還是帶有煙感的焦苦?細細體會質地並且記憶。
最後,試著將以上的資訊轉換成一段話來形容 一杯咖啡。
咖啡師Leo 會這樣形容某次喝到的哥倫比亞水洗粉紅波旁-
高溫時入口在舌尖是中高強度的明亮酸質,接著在舌面兩側明顯感受到轉為成熟柑橘的中強度果汁甜感,後段則是低強度的苦與澀,且很快地消失;最後殘留在口腔的是帶茶香的尾韻,與酸甜作為平衡,是一杯清爽順口的咖啡。